助學動態(tài) >>[光明日报]琼中女足:汗水凝成希望之星
[光明日报]琼中女足:汗水凝成希望之星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6-15 09:59
發(fā)布機構(gòu):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会  閱讀次數(shù): 2413

瓊中女足:汗水凝成希望之星

《光明日報》( 2015年06月12日 01版)

  瓊中女足,因其主教練肖山在2012年被評為“最美鄉(xiāng)村教師”,在全國引起廣泛關(guān)注。今年4月下旬,這群山區(qū)的黎苗女孩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——她們在全國性比賽中一舉奪冠。7月,她們將代表中國參加具有小世界杯之稱的“哥德堡杯”青年足球錦標賽。

  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公布,其中對校園足球的描述多達17處,校園足球被賦予了“托起中國足球未來”的使命。瓊中女足,這支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校園球隊,何以能讀好書、踢好球,走到世界足球的舞臺上?

  從沒見過足球開始

  5月10日,周末,海南省瓊中縣瓊中中學。早上9點,白花花的太陽晃得人睜不開眼,天氣悶熱難耐,可球場上那群追著足球像風一樣奔跑的女孩子,已經(jīng)堅持訓練了三個多小時。

  “別看小丫頭們現(xiàn)在球踢得不錯,在來這兒之前,她們是連足球都沒見過的農(nóng)村娃。”肖山說。2006年,肖山組建瓊中女子足球隊時,曾問過一個姑娘:“你知道什么是足球嗎?”“知道。足球就是排球用腳來踢。”這個姑娘毫不猶豫地回答。招這批球員時,肖山問:“見過足球嗎?”姑娘們回答:“在動畫片《足球小子》里見過!”

  肖山的妻子吳小麗還記得,2012年9月份到瓊中縣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去招這批小球員時的情景:一個個灰頭土臉,可眼神都特別清澈靈動。父母帶著她們踴躍報名,因為瓊中女足在海南乃至全國已打出名氣。

  通過短跑、跳遠等簡單測試及查看孩子們的腳弓發(fā)育情況后,30多名八九歲的女孩子成了瓊中女足的第三批隊員,離家來到縣城瓊中二小就讀。剛到隊里時,孩子們又瘦又小像“豆芽菜”,體質(zhì)也不是很好,感冒發(fā)燒是常事。“每逢有人生病,教練和師母都是守在身邊細心照顧,帶我們看病,幫我們熬藥。現(xiàn)在天氣熱了,師母又親自上山采草藥給我們煮涼茶,像親生父母一樣對待我們。所以訓練多苦,都不覺得累!”隊員王靜瑤說。經(jīng)過兩年多的訓練,現(xiàn)在這些女孩個子長高了一頭,也壯實多了。

  “我就是把他們當成自家孩子來教,只要我出差了,孩子們就會天天念叨,盼著我回去。我們跟一家人似的。”肖山說。

  山區(qū)女娃踢進“小世界杯”

  今年4月25日,在斯凱孚“與世界有約”希望工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中,代表海南參賽的瓊中二小女足在首輪比賽中,以9:0戰(zhàn)勝來自遼寧的球隊,次輪又以8:0大勝來自浙江的球隊,決賽中以6:0戰(zhàn)勝對手奪冠,取得了代表中國赴瑞典參加享有“小世界杯”美譽的“哥德堡杯”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的機會。

  一群來自大山的黎苗女娃為何能取得如此佳績?“我們的技術(shù)肯定不是最棒的,但我們的拼搶精神肯定是第一。”肖山說。

  為了不耽誤學習,瓊中女足的隊員,早晨5點半就起床,先圍著操場跑10圈,每圈400米,然后顛球,熟悉球性,直至7點半學校上課。下午放學后,4點半開始進行運球、傳球和停球等基本訓練,接著還要在4分鐘內(nèi)跑完800米,直至天黑。周六和周日不休息,且訓練時間相應延長。通過這樣的歷練,年齡大點的姑娘12分鐘耐力跑,全部在3000米以上。年齡小的姑娘在速度和踢球的節(jié)奏上也是一流的。

  現(xiàn)在球場凹凸不平,積水嚴重,滿地小石頭,好幾個姑娘因此受傷,最嚴重的腳踝骨裂。可姑娘們每天自發(fā)抬著籮筐上球場撿石頭,一撿幾籮筐,卻沒落下一天訓練。每逢比賽前,肖山就開著企業(yè)捐贈的中巴車,吳小麗開著自家小車,拉上孩子們到海口找球場集訓。為了省錢,大家在海口住每晚80元的小旅館,吃最便宜的飯菜。就是在這樣連訓練場地都無法保證的艱難條件下,瓊中女足取得了一系列驕人成績。

  2009年,瓊中女足代表海南參加全國女子足球青少年U16聯(lián)賽,獲得第6名,并獲得比賽技能測試第一名。

  2010年,球隊成為海南省歷史上首支沖進全國U18錦標賽的球隊,并獲得了第四名。

  2011年,兩名球員入選國家女子足球隊中青集訓隊。2012年獲全國大學生女子足球錦標賽季軍。

  2014年底,受邀赴西班牙觀看西班牙足球甲級聯(lián)賽,并前往西甲俱樂部展開學習交流。

  足球精神薪火相傳

  經(jīng)常要外出訓練、比賽,孩子們的學習會受到影響嗎?

  “沒有耽誤,我們都是利用課余時間訓練,現(xiàn)在瓊中二小這批小隊員中,有的孩子單科成績在全年級排第一。前幾年帶的一線隊員現(xiàn)在基本上都是本科生了。”肖山很自豪。

  肖山說,孩子們在踢球時培養(yǎng)起來的拼搏奮斗精神,將影響她們一生。瓊中女子足球隊首任隊長、海南師范大學2011級體育教育專業(yè)學生王麗莉坦言,大學第一年,她的體育概論和計算機兩門專業(yè)課亮起了紅燈,于是她拿出踢球的那種狠勁兒來學習文化知識,放學后別人去逛街,她守在教室里看書,還買來復讀機狠背英語單詞。功夫不負有心人,第二年開始就沒再掛科。

  今年6月,王麗莉等首批6名進入海南師范大學學習的瓊中女足隊員即將畢業(yè)。

  “畢業(yè)后,我們非常愿意到瓊中各學校擔任體育足球課老師,讓更多山區(qū)的孩子在校園里學會踢足球,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,讓瓊中女足的精神在大山里薪火相傳!”這是姑娘們的共同心愿。

  肖山說,首批隊員大學畢業(yè)之際,遇上了國家大力發(fā)展足球的好機遇,海南也正在借這股東風發(fā)展、普及和提高足球水平。按照規(guī)劃,海南將在全省范圍內(nèi)遴選建設367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,覆蓋小學、初中、高中階段、高校等不同教育階段的學校,其中小學200所,初中100所,高中階段50所、高校17所。目前海南省正在加緊落實加強校園足球的師資配備和培訓,構(gòu)建省內(nèi)校園足球的四級聯(lián)賽機制。“這給即將大學畢業(yè)的隊員和還在校踢球的隊員都提供了更大的發(fā)展空間。”肖山說。

  目前肖山最大的愿望就是建立海南第一家職業(yè)足球俱樂部。

  “這樣就會有更多的隊員能通過這個平臺參加各項大型賽事,推動海南足球的發(fā)展,為中國足球輸送更多的人才,隊員們同時也多了一條出路。”他對此充滿期待。(本報記者 王曉櫻 魏月蘅)